用餐有清潔口腔是人人都會做的事情,不過,也有一些人細化吃飯后立刻刷牙(自備刷牙工具用完午飯后也得刷牙)。然而,有青島齒科專家分析表示,這可不是什么好習慣。為什么呢?今天青島齒科專家就來和你聊聊這個話題,感興趣的小伙伴不妨了解。
飯后為什么不能立刻刷牙?
飯后立即刷牙并不健康。相關專家分析表示,正確的做法是,飯后溫水(37℃左右感覺最舒適)漱口。因為進食后口中容易產酸,會使牙齒外層的堅硬組織軟化(學術上稱為脫礦),提倡在進食和飲用酸性飲料后不要即刻刷牙,最好1小時后待脫礦的牙體組織再礦化后再刷。
如果實在不方便,可咀嚼含木糖醇的口香糖。它不會產生引發蟲牙的酸性物質,能減少牙菌斑和牙石,或者使用牙線。其實,早晚刷牙,睡前刷牙更重要。所以,不建議大家飯后立刻刷牙。
護牙潔齒這些細節得注意
那么,除了這個情況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外,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還有哪些和牙齒有關的細節需要我們重視呢?一起來看看。
兒童用含氟牙膏
氟可以預防蟲牙,但兒童時期要防止氟素過多,否則不僅會妨礙牙齒的發育導致氟斑牙,甚至還會引起全身氟中毒。兒童常在3歲左右開始學習刷牙,這時由于孩子的動手能力差,含漱技巧尚未完全掌握,如用含氟量較高的成人牙膏,刷牙時難免誤吞含氟較多的牙膏。因此幼兒不宜自行使用或者6歲以下兒童別用含氟牙膏而使用兒童牙膏。
孕婦不刷牙
女性朋友們在懷孕初期,身體容易感到疲倦,往往疏于口腔衛生,也有的是孕早期反應特別大,刷牙成了個苦差事,嘔吐難受,于是選擇干脆不刷牙了。還有不少準媽媽在出現牙齒問題時不及時去醫院,反而受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,認為孕期的任何治療都會影響到腹中胎兒。出現口腔問題的準媽媽們,諱疾忌醫或應對措施不當,導致的后果可能比牙病本身更嚴重,除了會影響孕婦攝取充足的營養外,甚至會把自己的口腔細菌傳給寶寶影響胎兒健康。
用牙簽剔牙
很多人吃完飯后喜歡剔牙,覺得有東西嵌在牙縫里會很難受,所以就用牙簽清理。牙縫里若有食物嵌塞,飯后應及時剔出來這沒錯,不然長時間對牙周有刺激,還容易長蟲牙。不過,青島齒科專家建議少用牙簽,最好使用牙線,并且,無論使用哪種牙線,放入牙縫時力度都要輕,以免太用力傷害到牙齦。而且最好是每天晚飯后使用一次牙線,如果牙線用得過多對牙齒也有傷害。需要提醒的是,牙線并非萬能,它不能代替正常的刷牙及漱口水的使用。
青島齒科專家溫馨提示:起床后,口腔里的存留細菌其實很多,此時吃早飯容易將細菌帶入胃腸,但吃完后刷牙則有利于一整天的牙齒清潔;反之,如果起床后先刷牙,口氣清新,吃飯的口感也比較好,但值得注意的是吃完后一定要再次漱口,清除食物殘渣。